本帖最后由 foodnews 于 2017-1-17 09:30 编辑
1月16日,新京报报道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调味品造假窝点聚集,在一些普通民宅里,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这些假冒劣质调味品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当地多个业内人士称,整个独流镇则至少存在四五十家“造假窝点”。
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责成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人立即向天津市政府报告,严肃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彻底整治制售假冒伪劣调味品问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作出批示,要求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清理清查行动。北京食药监局表示,正在密切与天津的监管部门配合追查造假调料的去向。
天津假调料事件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期食品安全大家谈,我们来谈谈“天津假调料事件”。
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从以往食品领域的制假售假案例来看,这些假调料黑窝点之所以生命力强悍,主要原因是什么?有能力治理是否就代表一定会去治理?
2、你认为如何根治假货现象?后续监管部门将出台的措施,你认为会有效吗?
3、针对“给2000元保半年没事”的职业打假人,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相关资讯:
相关热帖:
|